本報評論員
  7月17日至19日,市委書記王敏和市委副書記、市長楊魯豫率領督導檢查組對全市實體經濟發展情況進行檢查。通過3天的督導檢查,大家明顯感受到:濟南實體經濟規模越來越大、實力越來越強、形勢越來越好、後勁越來越足。
  實體經濟直接創造物質財富,是社會生產力的集中體現。發達穩健的實體經濟對提供就業崗位、改善人民生活、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。近幾年來,全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、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、省政府決策部署,緊緊圍繞“加快科學發展、建設美麗泉城”中心任務,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,振奮精神、埋頭苦幹,在剋服困難和挑戰中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,發展的質量、效益和可持續能力不斷提升。
  有項目、有投入才有後勁、有發展。我市始終扭住項目建設這個“牛鼻子”不放鬆,充分發揮園區的載體作用,深入實施“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”,每年都確定一批重點實體經濟項目,集中力量強力推進。今年初,全市又安排實施了總投資2140億元的136個實體經濟重點項目,既有新上項目,也有續建項目,既有二產項目,也有一產、三產項目,涵蓋範圍廣,帶動作用大。從這次督導檢查情況來看,通過不斷完善重大項目綠色通道機制、加大項目管理服務力度,取得了新的顯著成效,福膠阿膠產業園等多個項目竣工試生產,漢峪金谷、非遺園、濟南創新谷孵化器等在建項目加速推進。同時,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通過赴香港、臺灣、韓國以及歐洲、東南亞等招商,先後簽約了一大批新項目。一批規模大、效益好的實體經濟項目在8177平方公里的泉城大地上呈現星火燎原之勢,為全市“加快科學發展、建設美麗泉城”註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。
  衡量一個地區的競爭實力,關鍵是看發展的質量、效益和水平。我市在發展實體經濟過程中,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,同步推進轉方式調結構,加快產業轉型升級,既下大力氣發展國家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,又積極對傳統產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,努力增強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,保持實體經濟的長久活力。招商引資既重項目又不唯項目,絕不因為盲目上項目而浪費資源、破壞環境、犧牲群眾利益,而是深入調查研究,力求找準適合本地發展、符合長期規劃的項目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繼續提高,我市在全國35個城市總部經濟綜合發展能力排名中上升3個位次……這些既體現了濟南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取得的成果,又反映出濟南的實體經濟正在向高端高質高新的方向轉化。
 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。發展實體經濟,關鍵在於真抓實幹。今年以來,王敏書記、楊魯豫市長和有關市級領導同志為之傾註了很大精力,經常深入實體經濟第一線開展調查研究、指導推動工作、督促項目落實,與企業同甘共苦、共克時艱。發展實體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、各工作組和市直有關部門進一步轉作風、提效能,積極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搞好服務。各縣(市)區、高新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,落實責任、深入一線,集中力量推進項目和園區建設。扎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,持續釋放46條改革紅利,今年上半年新調整取消行政許可事項30項,工商登記制度改革4個月內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4.97萬戶。
  成績屬於過去,未來任重道遠。發展實體經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,全市上下要進一步凝聚共識、堅定信心、咬住目標、幹事創業,持之以恆做大做強實體經濟,不斷築牢省會科學發展的根基。  (原標題: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築牢科學發展根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g92ygp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